第592章 同一个世界,同一款老板

小生杜书仁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大内文学 www.dnwx.net,最快更新红楼:开局世子,黛玉青梅竹马最新章节!

    百官闻言齐齐一抖,李玄策的待客之道,那不是用拳头吗?

    这样不太好吧,毕竟倭国使臣看起来和武大郎似的,一看就不像草原兄弟那么抗揍!

    下朝之后,水溶再次被皇帝拎去了御书房。

    废了一晌午嘴皮子,有些口干舌燥的水溶丝毫不客气的和手串帝讨了茶水。

    “你啊,真是牛饮,白费了朕这雨前龙井!”

    水溶意犹未尽的又干了一盏:

    “陛下,臣这一晌午嘴巴都没停过!”

    司徒景无奈的摇了摇头:

    “你说的那什么倭国有金山、银山可是真的?”

    水溶也正经起来:

    “陛下,户部有相关的记录,您只看倭国和咱们交易,每年流入大晟大量的白银,倭国是哪来的那么多银子,就只有这一个解释了。

    所以臣今日就顺口试探了一下那倭国使臣,果然不出所料。

    至于具体的地点和储量,自然要陛下您派人去探查!

    不过,只看本朝的记录,显然从元武陛下至今,倭国每年流入大晟的白银都不是一个小数目。”

    司徒景有些心动,转而又有点郁闷:

    “可惜,这几年还是要忙着摊丁入亩的事情,不宜对外作战。

    而且朕虽然已经大致掌控那些军队了,但是这些年下来,军中的问题也很大,朕同样有心改革。”

    水溶勾了勾唇:

    “陛下,别的地方臣没见过,也不敢擅自进言,但是北疆的兵马,臣幼时见过,这才多少年,想来不会糜烂的那么快的。

    如今因为羊毛边贸,草原多年来还算安稳,北疆的铁骑强军正愁没有用武之地呢!

    这刀放太久了不用是会生锈的,您若是真有意动,将来派襄宁铁骑动一动就是了!”

    司徒景面色舒缓了许多,低声和水溶说道:

    “其实最令朕担忧的还是西海沿子,南安王和若渊你们北静王一脉不同。

    在四王之中,北静王一脉自来和朝廷最为亲厚,令祖令尊对朝廷都极为忠心。

    那南安王霍煊一直死死把持着西海沿子,不愿朝廷插手。”

    说到激动之处,司徒景愤怒的一拍桌案。

    “霍煊这是打量着天高皇帝远,把自己当做是西海沿子的土皇帝呢!”

    不怪皇帝忌惮南安王府,实在是东平王府子孙不丰茂,府上大猫小猫三两只,西宁王府被水铮的遗策算计了,前些年就丢了西北的兵权。

    至于北静王府,不说历代北静王都和皇室关系亲近,所以才能代代承袭郡王不降等。

    就说水溶的老爹水铮,他很是鸡贼的主动上交了北疆明面上的大权。

    所以,这扎眼的可不就剩下南安王一个了嘛!

    但是这霍煊手下大部分都是水军,一时也不能随意撤换或者找人替代。

    毕竟兵权世代不替,四大异姓王永镇四疆是当年元武陛下亲自定下的祖训。

    王府若是不主动上交,朝廷也不能开口,没得让人说朝廷刻薄寡恩。

    水溶想到红楼原着里西海沿子南安王疑似被俘,让朝廷败给了茜香国那个小国,不由旁敲侧击的提醒道:

    “我大晟已经承平太久了,难免会武备松弛。

    臣觉得南安王那里,咱们得不吝以最坏的结果来揣度,朝廷应该早做打算,就算不好插手,至少也得在南安王那里多打入几个钉子。

    臣说句不好听的,万一事有不谐,也有亡羊补牢的机会不是?”

    水溶摸了摸下巴,笑得有些奸诈:

    “陛下,四王八公自来亲厚,南安王府和一些勋贵武将也还算亲密。

    别人去了插不进去,这些勋贵子弟却不一定不成。”

    哦?

    司徒景眼睛一亮,来了兴致。

    “若渊这是有好人选?”

    水溶抿唇一笑,带着狐狸一样的狡黠:

    “臣的未婚妻和史家女交好,这位史家大房的女孩在南安太妃面前很是得脸。

    那史家兄弟二人都是侯爵,外任西海沿子也不算突兀。

    而且史家女正在和卫家的儿郎议亲,就是卫澄将军的长子。”

    司徒景若有所思:

    “朕记得那小子是叫卫若兰。”

    水溶点头:

    “听说史家和卫家联姻还是南安太妃牵的线做的媒!

    若是卫若兰在那边谋职,看在同为勋贵的份上,又有那史家姑娘的情面在,卫若兰应当也不会受到针对。”

    水溶继续敲边鼓。

    八公等勋贵子弟之中也不乏想要为陛下尽忠的,而且若是选这些人家的儿郎送去西海沿子,看在世交的份上,南安王想来也不会过于警惕,更不会有所为难。”

    司徒景连连点头,看来这世交大族互相联姻,关系错综复杂也不全是坏事!

    他之前忌惮四王八公同气连声,如今反过来看,这关系亲近也可以为他所用。

    曾经他觉得除了镇国公府等少数几家,勋贵大多无可救药,如今看来,也不是不能屎里淘金。

    那荣国府的贾琏就还算机灵,冯家卫家都很不错,牛家更是一家子忠心善战。

    这些都是远虑而非近忧,说起近忧,那就一个人——忠顺王。

    “若渊,锦衣卫有消息送上来,忠顺那厮果然又和沈明见面了!”

    司徒景将手串一摔,怒而问道:

    “朕何曾薄待过沈家,没想到沈家竟然勾结忠顺做出这谋反的事来!”

    白玉的手串上多出了一道裂痕,水溶暗道了一声可惜。

    “陛下何必和这种罔顾圣恩的一般见识呢,咱们也无法理解那些乱臣贼子的想法。

    也许沈家是为了从龙之功,也许那沈明是个糊涂之人,也许沈家有把柄在忠顺王手上不得不从。

    总之,是沈家自己选得这条不归路,辜负了陛下的厚待。”

    司徒景忽然灵光一闪,水溶的话提醒了他,既然沈家明面上和忠顺牵扯不深,按理说没理由造反,如今却还一条道走到黑,那最后可能的原因,就是忠顺手中有沈家的大把柄。

    让他们不听从忠顺的吩咐同样会抄家灭族的那种。

    司徒景忽然就好奇了起来,究竟是什么罪过能让沈家这么忌惮呢?